理念:对极权与复仇的超越

原文写于2007年12月29日,是胡旭东“电影中的20世纪世界文学”课程的期末论文。原题《理念:对复仇的超越》。今日重发,以纪念“11·5火药阴谋事件”,纪念李文亮去世第1002天,并记录2022年11月5日更多的疯魔与成活。全文3300字。


善于把商业娱乐和对终极主题进行思考相结合的沃卓斯基兄弟总是能够同时满足普通观众对视听娱乐的需求以及各路影评人士对剖析电影深刻内涵的嗜好。当V for Vendetta这部由沃氏兄弟亲手建构并由麦克特格完成镜像表达的骇俗之作最终呈现在刚经历伦敦地铁爆炸案之后的世界眼前,国内智识阶层的一部分再次开始警惕一个革命恐怖主义的幽灵是否会飘荡在未来人类的上空。

批评者声称这部电影是为400年前的火药阴谋翻案,企图把一个名为盖伊·福克斯的人描述成为自由民主的斗士,转而很有学问描述一段英国史,从而揭露盖伊·福克斯的真实面目以及火药阴谋案的破获对英国甚至整个人类近代自由民主进程的极端重要性。这也毫不奇怪,因为妄图炸毁民主象征的英国国会大厦不啻于对现代社会最为崇尚的民主最大的扼杀。有了对于国会大厦之民主意蕴的先验肯定,那么片中V的所有举动当然成为了反现代性的表现,从而V的革命本身成为了革命的反面。

遗憾的是,正如《色戒》的遭遇一样,粗略的引用史实不仅是对一个根本的区分——电影不是历史——的混淆,更加可怕的是,这种行为本身就无视历史真实的复杂,从而用简化的历史扼杀了真正的历史。

1605年的火药阴谋案(Gunpowder Plot)是当时英国宗教冲突混合了政治冲突的一个写照。阴谋的策划者是一群天主教贵族,不满于从苏格兰来的詹姆士国王对于天主教的压制,随而密谋在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地下室安放了2.5吨火药,准备把信仰清教的国王和国会议员们一块炸上天国,从而能够在西班牙的帮助之下重新回归到教皇领导下的天主教国家。实际上詹姆士之所以压制天主教就是出于对教皇妄图通过影响作为英国国教的天主教从而干涉英国王权独立性的担忧,于是尽管詹姆士并没有准备让在伊丽莎白时期备受压迫的清教徒来出执掌大权,也不得不继续压制那些还盲从于罗马教廷的天主教徒。在国会开会前的几小时阴谋被侦破后,詹姆士本人在国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不过议员们对他所阐述的这个事件的重要意义也并不十分认同,居然继续讨论一个患病议员的辞职申请。事实上根据文献记载的情况国王其实早就知道这件阴谋,策划好了要让它在原定时间之前几小时才流产从而扩大社会对于天主教的敌对情绪,进而更好的稳固王权。[1]

就历史事件本身而言,把盖伊·福克斯及其他密谋者称为极端主义者也未尝不可,这些密谋者也绝不是自由民主的斗士,但是那些以此为理由断言V也不过企图用暴力和恐怖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评论者又再次忽略了历史和电影的区别,他们只是按照影像上中的面具把V等同于福克斯,同时停留在影片名称中Vendetta所蕴含的强烈的复仇意味之中,而没有看清楚V到底在做什么,也没看到沃卓斯基兄弟和麦克特格在一系列商业因素的包装之下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作为商业片,电影突出火药阴谋案作为历史背景当然有很大好处,英国政府曾经立法将11月5日定为全国的感恩日,直到现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燃放焰火同时烧毁密谋者的纸像以示庆祝。以这么一个大家都熟悉的题材作为背景自然容易吸引观众,而且英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待火药阴谋案的态度本身也构成了影片最终想表述的对某种政府统治方式的讽刺和反对的对象之一。同样,片名之中复仇的意蕴作为影片故事架构的主题描述,本身并不意味着影片仅局限于对暴力复仇这种极端或是恐怖行为的叙述。

V for Vendetta的过人之处在于导演和编剧透过炫目的影像向观众传递了更深刻的内涵,体现在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词——理念(idea)——之中。

影片开场时,Evey的自述中就出现了对于理念的刻画:

“We are told to remember the idea and not the man, because a man can fail. He can be caught. He can be killed and forgotten. But 400 years later the idea can still change the world. I have witnessed firsthand the power of ideas. I’ve seen people kill in the name of them and die defending them. But you cannot kiss an idea, cannot touch it or hold it. Ideas do not bleed, they do not feel pain, they do not love…”

结尾处,当V亲手杀死特务头子Creedy时,则是另一段更具震撼性的话与片头相呼应: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more than flesh.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 Mr. Creedy, and ideas are bulletproof.”

这两段台词充分说明了“理念”的特质,“理念”是一种无法消灭的力量,它能够克服任何困境,永远坚定不移的指导着人类走往正确的方向。

影片以“理念”始以“理念”终,不过整部电影剧情发展的初始动力还归因于V的复仇,这也是电影取名为此的原因。V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一开始就是出于对复仇的渴望,影片后部有一段V对Evey的自述:

“See, at first, I thought it was hate too. Hate was all I know. It built my world, imprisoned me, taught me how to eat, how to drink, how to breath. I thought I’d die with all the hate in my veins.”

作为一名政府生化实验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拉克希尔拘留所的唯一幸存者,V的悲惨遭遇足以使他作为一个复仇者完成整个剧情的建构。就如同《基督山伯爵》中的埃德蒙·邓蒂斯那样,以完美复仇计划的实现完成全片。但编导没有让V个人仇恨的宣泄成为影片镜像表达的终点。影片的制作者想的更为深刻,他们着眼于21世纪初一系列全球性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令人极度反感政治阴影复辟的可能——这个阴影就是极权主义。[2]

极权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社会最为可怕的敌人,它是社会整体走向极端的结果,而这极端恰好是社会对自己的背叛。极权主义意味着社会的不存在。社会的目的在于调和群体生活的矛盾,使群体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但极权主义却妄图在最大限度内达到一些人对剩下所有人的完全控制,企图以此消除所有的矛盾,使社会达到完全的统一。不论是为了个人利益、集团利益还是为了极权主义者眼中的“社会利益”。为此极权主义政府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试图将所有社会成员都塑造成同一个模式,就如同影片中的Norsefire妄图在精神和物质上完全控制英国,或者如同《1984》中的“党”妄图控制整个大洋国的所有居民一样。但这在根本上是对每一个个体人的差异性的抹杀,是对人的本质的抹杀,结果必然意味着社会内部的全面矛盾。

影片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想要表达对极权主义的担忧和反对,但拍摄者并没有直接口号式的高呼“我们反对极权主义”,而是通过作为人类文明前进动力和信仰源泉的“理念”,来完成从“复仇”到反极权的超越。

影片中的“理念”可以约化为对极权主义的反对,影片中的V的所有行为的最终指向也是对极权主义的反对。V在电视台的一场讲话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阐发:

Words offer the means to meaning and for those who will listen the enunciation of truth. And the truth is, there is something terribly wrong with this country, isn’t there? Cruelty and injustice, intolerance and oppression, and where once you had the freedom to object, to think and speak as you saw fit you now have censors and surveillance coercing your conformity and soliciting submission…More than 400 years ago, a great citizen wished to imbed the 5th of November forever in our memory. His hope was to remind the world that fairness, justice, and freedom are more than words, they are perspectives…if you see what I see, if you feel as I feel, and if you would seek as I seek, then I ask you to stand beside me, one year from tonight, outside the gate of parliament. And together, we should give them a 5th of November that should never, ever be forgotten.

反极权主义的理念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一直未曾消失的,因为这一理念根本上意味着人性的弘扬。极权主义惯常的统治方式是极端性的,因而对极权主义的反对通常也只能选择极端方式。V选择了炸掉国会大厦,因为这里的国会大厦全然不是国内一些智识人士所理解的自由民主的象征;正相反,这里的国会大厦仅只意味着政府,而影片中的政府又是一个有问题的政府,一个极权主义政府。炸掉国会并不是反极权主义行动的最终目的,但这绝对可以成为更进一步革命的导火索,因为这一举动能够激发起民众的勇气,去对抗一个原以为不可对抗的政府,就如同V对Evey的解释:

The building is a symbol, as is the act of destroying it. Symbols are given power by people. Alone, a symbol is meaningless, but with enough people blowing up a building can change the world.

最终,当全体市民聚集到特拉法尔加广场[3]看着国会大厦在绚丽的焰火中化为废墟时,那个极权主义政府也被觉醒的民众所彻底抛弃。绚丽的焰火形式上是对“火药阴谋案”的纪念,实质上是对任何残忍、不公、压迫民众的政府进行革命的纪念,是对任何反极权主义理念最终取得胜利的庆祝。也正是在这焰火之中,理念完成了对复仇的超越。

V的死亡是理念取得胜利的必然,因为任何英雄的存在都将导向下一个极权主义政府的出现,而这恰是理念本身所反对的。不能用个体的英雄僭越理念,因为文明持续所依靠的核心是理念而不是个体的英雄,英雄会死,而理念永存。 沃卓斯基兄弟和麦克特格并不是在给当今的人们勾画一个乌有乡的恶梦,或者是在给大家描绘一个革命恐怖主义的幽灵。与V在虚构的剧情中所做的类似,影片是在唤起大众对于历史上曾经确实存在过而将来也很容易再次存在的政治恐怖的关注,同时也在告诉未来可能会碰到这团阴影以及现在还生活在这团阴影之下的人们,听从“理念”的召唤吧,它永远会告诉我们,应该走向何方。


[1] 相关历史的详细叙述可参考wiki百科以及丘吉尔著《英语民族史》第二卷。

[2] 导演麦克特格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We felt the novel was very prescient to how the political climate is at the moment. It really showed what can happen when society is ruled by government, rather than the government being run as a voice of the people. I don’t think it’s such a big leap to say that things like that can happen when leaders stop listening to the people.” 见于影片的官方网站:www. vforvendetta.com

[3] 为拍摄最后场景,英国政府破天荒第一次为了一部电影而在每天凌晨封闭特拉法尔加广场、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及周边地段,甚至包括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所在区域。


【补记】该片曾于2012年12月14日在央视6台播出,以下为当时的热门网评:

  1. 人民网:网友惊喜央视播《V字别动队》
  2. 人民网:《V字仇杀队》:权力审判与自由意志的胜利
  3. 中国经济网:央视播“禁片”《V字别动队》 让人感到惊喜

很遗憾,B站等主流视频网站已经下架本片,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