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与理想:2022期末回望

写于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日凌晨,最终修订于2023年1月3日;全文6527字。


2022年结束了。2023年开始,永远不会有twenty twenty too;同样也希望2023到2029,不再是twenty twenty 3, …, 9

相信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去年都是很多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很多”到底有多少?去年中和体制内朋友交流时,我说到:“今年恐怕是三十多年来,最难的一年。”又过了几个月,等到2023已经到来,“恐怕”两个字大概也可以去掉。也是在这一年,很多人深刻地体会到了“惊涛骇浪”四个字的重量。

但对我而言,2022年真正的考验,是11月底才到来,并在两周内经历一个过山车般的旅程。这个过程中,人心的多样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理想的分量也得到抽丝剥茧地体验。

是否要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本身就具有悖论属性。一方面,很多人劝导我多说无益。的确,说的越多,可能错的越多,给无恶意的闲人增加饭后谈资的同时,也给有恶意的闲人提供流言的种子。学术分工与专业化日益增加的今天,学者完全可以明哲保身,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耕耘学术田。但另一方面,学者又多半相信自己的研究于人类、社会有益。这个“益”字反映了学者普遍的理想主义内核,无论是否外露,学者内心深处似乎总相信有办法让世界变得更好。有这个思想,总会有相应的行动力。故而,学者首先能做出的行动,就是说出自己所相信的理想世界的样子,并希望能通过逻辑与推理,说服更多人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这就是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1]

这两方面合在一块,是一个典型的两难局面。说,总会有人反对并引发攻击,于个人有成本;不说,目睹世界经历那些逻辑上必然出现的苦难,于内心有成本,于自己主观信念中的社会也有成本。每个学者都如《三体》中的面壁者与执剑人,需要面对私人学术专业与公共社会价值间的内蕴矛盾。

最后还是决定写下这段不平凡的内心旅程。一来,人总要直面自己内心的冲突。二来,这一个月来,一直有很多师友、学生关心我的经历。三来,世界是复杂的,价值判断很难,我希望下面写出的经历,能更清晰的说明这一点。

一、封校与《切片观察》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后,全国疫情防控似乎迎来了转向。但随后“仲音”连评[注2],似乎又改变了各地对《二十条》的理解,于是普遍采取层层口头传达的方式层层加码。11月23日,由于社会面阳性在校内的出现,属地武昌区、洪山区疾控统一部署了学校严格封控,并在25日开始执行学生在宿舍的封控政策。26日我申请作为突击队入校,协助医护为封控学生测核酸及送饭等生活保障。当天回家后写了一段朋友圈,并以《武大疫情封控的切片观察》为题发在个人网页上。

文章发布后,很多学生私信我,感谢我的文章排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但这文章也引起了一些争议,第二天在网站流量过高,反复宕机后,我干脆选择下架这文章,让自己不用疲于应对网站访问的困难,也减少一些可能引发的舆情压力。

同一个周末发生的很多事情,尽管后续评价两极分化,但也很可能促成了中央政策的进一步调整。11月28日,“仲音”的评论第一次没提“动态清零”。12月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二十条措施问答》,开始引导政策转向的舆论。随后几天,政策转向逐渐明确,“动态清零”不见踪迹。

同样是12月1日,我最后一次作为突击队进校。前后几天,校内宿舍陆续解封。一切似乎要转向正常,但却只是暂时的平静。

二、“接遣返”诉求与动因

很多学生对学校11月底的封控,心有余悸,很担心如果再次出现校内阳性,又要封控。这是2022年的一个普遍现象,后代历史、政治、社会学家可能要反复研究很久,才能大概确定14亿人的内心,有多少是担心阳性,有多少是担心阳性引起的封控,又有多少人在一年中前后出现了多少观点反复。在11月底时,学生的普遍担心是学校不能保证正常的校园运转,包括宿舍、教室、图书馆、上课、考试、进出校、快递、外卖、校内商业,等等。

这些的担心都合情合理。但不是所有的担心,在群体心理加总和群体行动中,都会带来合情合理的结果。民主是一个理想,但民主也的确会导致少数裹挟多数的“暴政”,会导致集体不理性,更会导致圣贤如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悲剧结果。12月4日晚的学生聚集事件,就走出了一条诡异的“广场民主”曲线——至少到现在复盘为止,也看不出对“多输”结局有什么强有力的反驳理由。

12月4日下午,学校发布了一个政策,计划于12月5日开始,全面恢复校园线下教学秩序,并维持期末教学安排不变。晚间大概有不到200的学生,聚集要求面见校领导——此时窦校长刚刚离任,新校长未到任。学生的诉求,整体而言是表达对持续近两月的校园管控的意见。事后看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希望学校能正视学生的诉求,特别是学生对校园疫情相关信息与政策及时披露及沟通的诉求;第二,希望能尽快恢复校园的正常运转,特别是快递、外卖、校内商业这些与学生多样化生活需求息息相关的方面;第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要求学校立即允许学生“遣返”,即离校回家的诉求。

第三条“遣返”这一诉求,其实在11月底已经流传于诸多学生QQ群。当时不少学生在“珞珈直通车”上以“实名提议”的形式,要求本科生院回复并同意学生“遣返”的要求。说来也怪,为何用“遣返”一词,至今也让人不解;“遣返”按理说是学校主动送学生回家才对,但此事中是学生主动要求离校回家。话归正传,在一些人数众多的学生大群中,部分激进者一直在讨论如何让学校答应学生的“遣返”要求。很多群中,学生每天都会进行“接遣返”的意见表达与传递。所谓“接遣返”,实质就是“遣返接龙”。

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接遣返”运动似乎并未引起重视。学校在12月4日下午的文件中,依然明确接下来期末安排照旧,也就是按照原定计划线下教学、线下考试。这一政策,与一部分学生“遣返”诉求发生了明显冲突。

其结果,就是大群中部分“激动”的学生,决定当晚就聚集,向学校讨要说法。

三、聚集事件中“民意”的分化

12月4日晚,我一直在家中进行线上组会。过程中,很多教师、学生群里就开始传学生聚集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总结。一开始令人一头雾水,后来大概明白,是一部分学生在对学校提上面说的三点诉求。现场有学生情绪比较激动,还有学工的同事陆续去现场进行沟通、安抚。但突然间,就有学生在群中发消息,说“学校答应了学生的要求,立即允许学生自愿回家,并将推迟或将所有期末考试转为线上”。很快,本科生院也确实在网上发了通知,说明上述决定。

从教师的角度看,这一决定无疑又与下午学校“全面恢复校园教学秩序,保持期末安排不变”的红头文件,产生了直接冲突。并且晚间的通知,只从文本角度看,同时剥夺了任课教师对教学秩序和期末考试安排的所有决定权,直接要求教师提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不得安排期末线下考试,以防有回家学生无法参加考试。这一决策,立即引起了教师的普遍气愤——尽管本科生院很快修改了原有措辞,更新了通知,加了“原则上”三个字,即允许例外。我当时也很气愤,就发了一条“吐槽”朋友圈。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朋友圈在接下来一周内,各种渠道转发量数以万计。但同时,也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

但真正令我困惑的,是当时聚集现场发生了什么?当晚发完这条朋友圈,很多学生就私信我说了部分情况。第二天,我又看了学生的很多事件描述,并且专门问了一些在现场的学生当时的具体情况。按照我自己对这些材料的理解,聚集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广场民主”案例,最后谁观点极端、声音大,就会胜出。

当时去现场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持有诉求一和二,即希望学校能提高信息披露和沟通水平,同时恢复校园正常生活。但这部分诉求是相对温和的,其现场“口号”煽动性,远没有“遣返”来的简单、有力。进一步看,持“遣返”诉求的学生,继续分化出两部分。其中比较激进的一批,提出要求学校不得允许线下考试,否则势必对回家学生的期末成绩,造成负面影响——这批学生的担心有合理之处,但也的确极易引起争议,被指责为道德风险,是非公断,不是此处要讨论的焦点。但这批学生还不是最激进的一批,更激进的一批学生,喊出了“不许安排线下教学,以防回家学生与在校学生不平等”这样的口号。同时,激进学生现场要求只持有诉求一和二的学生“不能说话”,全力阻止学校恢复正常的政策对“遣返”诉求的干扰。

“广场民主”的极端化是一个常规现象。只是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出现在校园里,令人唏嘘。

四、初步反思

12月5日上午,学校开了一个学校、院系、学生的通气会。会上基本明确了允许学生自愿回家,同时接下来三周的期末教学要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形式,而最后的期末考试,教师在获得所有选课学生的一致同意后方可安排线下形式,否则要么推迟到下学期开学,要么进行线上考试。

学校开会的同时,我在上《时间序列分析》的课。上课前,我看到讲台上刚好有一份《二十大报告》打印版,就在快下课前,给学生念了其中关于教育的一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十大报告》第五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我重点跟学生说了加粗的这句:“你们未来是接班人,你们应该想想怎么才能接班。”这其实也是我在《十六部》开课两年总结里的核心思考之一。

当天开始,很多学生就给我反馈了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批批判我的言论。学院领导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反复嘱我“保护好自己”。这反而让我对学生的反对意见产生了浓厚兴趣,便搜集了各类社交媒体上对我4日晚朋友圈观点的批评。其中绝大多数就是情绪化表达,不值一提。但其中确实有一种观点,引起我的深思。

一个学生发了一个很长的emo自述,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

我只求小富即安,无意承担高尚理想,十分希望能回家和家人一块过年。

学生专业背景容易引起过多争议,故而略去。但这个观点,确实对我有着很强的冲击。是的,我和我绝大多数的同事,以致更多高校的同仁,都秉持着为社会培养接班人的“精英教育”理想。但问题在于,社会确实发展了,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是未来个人发展空间的相对缩小。这个背景下,我们是否应当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去承担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呢?

我认为不应该。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不但不应该反对“小富即安”的追求,甚至应当鼓励更多的学生寻求一个“平凡而充实的生活状态”。一个社会不可能永远指数增长,总有极限,更不可能永远革命下去。现今的中国的确不是朱光潜先生1944年寄语武大毕业生那时的中国,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普遍缺乏温饱的中国。现在情况变了,甚至对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未来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生活水平超过父辈,而是如何让生活水平与父辈保持一致了。世人爱说现在的年轻人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但反过来想,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除了守住自己的小天地,又应该去折腾多大的“社会理想”呢?

当然,再反过来说,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肯定不应该放弃“培养接班人”的理想。社会中的人是多样的,也是分层的,最后总需要有一批人要承担起未来社会建设的公共使命。大学有责任培养好愿意奉献于建设更好社会的一批人才。这不会有疑问。只是,这部分学生的比例,或许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缩小。那么对于剩下希望实现“小富即安”的学生,大学或许并不应该强加社会理想于他们肩上。

一个普遍富裕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宽容、包容的社会。人和人有差异,这是非常自然的现实。兼爱非攻,和而不同。

五、网暴

如果说4号到6号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对我的批判意见,还是责难、讽刺、埋怨为主,那么到7号,一个莫名的网传消息嵌套事件,让我也切身感受了一把“网暴”的套路。

6号校内混管核酸出现异常,其中一管涉及学生。7号上午,校内就传出了很多耸人听闻的版本,说学校有“几十管异常”,社会面“洪山区准备封控”乃至“军管”等等。有学生问我什么情况,我就找了知情者询问,核实了确实是一管涉及学生异常,网传消息不准确,但家属区情况比较复杂。我邮件向学生反馈了这一情况,嘱学生避免去家属区,并提醒学生,要对网传消息多加甄别,不要轻信。当晚学校发了一个通告,陈述了前一日核酸异常情况,确实涉及家属区有十管左右异常的问题。

当晚临近半夜,我就开始收到匿名邮件,说我给学生的邮件是“造谣”,并罗列了一系列“谣言”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向我普及造谣后果。再接下来几天,又陆续收到一些邮件,不少是同一个邮箱所发,进一步给我扣了个“境外势力”的帽子。

事后看,这些学生——假如的确是学生的话——主要的不满,还是在于4日朋友圈我反对学校仓促退让、出尔反尔、未能争取保全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意见,这一意见被一部分希望“遣返”的学生理解为反对学校的自愿“遣返”政策。学生网暴邮件吊诡的地方还在于,微博等地一堆转发我朋友圈截图的大V,普遍是以反对“境外势力”为主。从微博转发看,我的朋友圈截图似乎是站在“境外势力”的对立面。但在号称“学生”的邮件中,我却就是“境外势力”。两种矛盾舆论的并立,让人哭笑不得。

自始至终,我是支持学生主流诉求的,甚至包括希望能够自愿回家的诉求——倘若学校一开始就宣布允许学生回家,想必会少很多后续舆情。但我也有明确反对的东西,第一是学校一些部门未能充分考虑教师、学生意见的简单化决策机制,第二是极端情绪下小部分学生对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合理表达的压制。实质民主而非“广场民主”,是困难的,但也是大学应该争取的理想之一。Z世代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是个好兆头,但于未来民主理想有益的表达,不应当是躲在匿名id后的极端宣泄。

同样是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明确宣告了疫情防控政策的彻底转向。当时就有同事安慰我,说我的立场与中央政策是一致的,不用担心。

六、理想的坚持

和网暴差不多同时,我花了很多精力征集、协调这学期两门本科课程选课学生关于期末考试的意见。我的基本原则是,本科生院既然“原则上”要求线上考试或者延期,就意味着允许“例外”存在;而既然允许,我和学生就可以争取和讨论这学期线下考试的可能性;既然说讨论,那各位同学就应该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立意见。

12月12日线下上课的时候,我又专门跟学生强调了,你们应该有自己的明确意见,而不是等父母、学院、学校职能部门来拿个主意——你们第一是成年人了,第二作为武大的学生理应对民主思想的实质有所掌握,那就是独立、审慎的判断。

所幸,两门课的学生都支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按原计划线下考试——条件允许,是说如果学生、教师身体条件允许。当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从12号开始,武汉和国内很多大城市一样,迎来了第一轮感染高峰。所以到19号其中一门课原定考试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和我一块都是阳性,最终只得改为线上考试;但由于这门课是作文结课,并不影响考试效果。而另一门课原定24号线下考,最后在多半学生阳康的条件下,顺利完成线下考试,只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已回家,所以同步线上考完。感谢学院和学校的支持,让这两门课都能在这学期正常结课。

七、最后的想法

学院知道“网暴”事件后,给予了我各方面的支持。这也促使我下决心仔细复盘整个事情的经过。我自己在过去一个月中思考很多,这里能在文字中表达的,可能也只其中十一而已。我希望夹叙夹议中,把这件事情及引发的思索做一个了断,让它留在2022。

其中,一个外院系的大一学生,给我写了一封长邮件,诉说其对校内各种情况的困惑。读罢邮件,感慨良多。但我并无力给这位学生一个万全的解答,只能写了一段话,与其共勉:

很高兴收到你的长复信。能够非常细致地写清楚所思所想,是不容易的。过去一周学校变故不少,折射出的学生、学校、老师心态和立场特点也很深刻。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人的集合的心理是更加复杂的。对事情的发生、发展和意义,没法做出一个简单的评断。但保持反思总是好事。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对当代的理解,等待未来进行回望,通常可以更加全面、深入。保持思考的动力,先安心结课,再做更多的思考。

最后,很感谢在整个期末曲折经历背后,私信给予我宽慰、支持、建议的很多同事、领导、学生、朋友和家人。很多朋友担心我因为“说话”,被穿小鞋。一来我相信“走正道”最终总能获得最大多数的理解与支持;二来武大是包容的,感谢学校。

正如开头说的,2022年对大多数人都很艰难,而这个期末对我而言,又有额外的艰难。时隔一月,撰文记述,算做我对这个特别困难的年份、特别困难的期末的特别纪念吧。人心多样,但我始终对理想抱有信心。在宽容与包容之中实现普遍的物质与精神富足,值得为之奋斗。

祝大家新年快乐!


注1[返回正文]:北大历史系教授罗新在《人物》杂志访谈《罗新:一个历史学家,不想再对帝王热情》中有过如下表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但大家都缩着头不说话,因为你已经是北大教授了,可以过得很好,那谁来说话呢?”且文中有发此议论的背景。深以为然。

注2[返回正文]:仅举一例,作为论证。武汉市政府新闻办的公众号“武汉发布”在11月19日晚20:27第一次全文转发11月12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仲音”评论文章《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并在当晚连转7篇,于22:02配发合集文章《有关当前疫情防控,人民日报仲音连发七文》,阅读量陡升至9.7万。这7篇评论仅11月14日《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中不含“动态清零”的表述,但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题,实质还是“动态清零”。随后,“仲音”又连续4天发布评论,始终强调“动态清零”。11月24/25日两天间隔后,于26日开始连续5天发表评论,但在28日周一评论中首次未提及“动态清零”。尽管29日周二评论中再次提及“动态清零”,但标题已经调整为《坚持第九版 落实二十条》。此后,“仲音”一共发表6篇评论,直到12月12日的最后一篇,也均未再提及“动态清零”。在此期间,“仲音”一共发表21篇评论,其关键信息,按日期排列见下表:

编号《人民日报》刊发日期周日期版次评论文章标题“武汉发布”转载时间阅读量是否包含“动态清零”包含次数
12022/11/12周六4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2022/11/19 20:279603
22022/11/13周日2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2/11/19 20:523112
32022/11/14周一4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2022/11/19 21:022850
42022/11/15周二3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2022/11/19 21:152058
52022/11/17周四4算大账 看优势2022/11/19 21:222457
62022/11/18周五4抓落实 增信心2022/11/19 21:261641
72022/11/19周六4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2022/11/19 21:333271
82022/11/20周日4不动摇 不走样2022/11/20 15:4010万+2
92022/11/21周一4科学精准 扎实推进2022/11/21 14:002.8万4
102022/11/22周二3深入细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2022/11/22 10:1489181
112022/11/23周三2以快制快,切实落实“四早”要求2022/11/24 10:4710万+2
122022/11/26周六4合力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2022/11/26 12:216.4万1
132022/11/27周日1坚定信心,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2022/11/27 12:316.6万1
142022/11/28周一1科学精准,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2022/11/28 17:034.2万0
152022/11/29周二2坚持第九版 落实二十条2022/11/29 19:594.8万1
162022/11/30周三2齐心协力,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2022/11/30 12:154.6万0
172022/12/2周五6凝聚共识 形成合力2022/12/2 12:001.5万0
182022/12/3周六5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2022/12/3 11:191.6万0
192022/12/9周五11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2022/12/9 21:4367520
202022/12/11周日2形成合力,落实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2022/12/11 11:561.1万0
212022/12/12周一6推动各项优化措施落地见效2022/12/12 13:0342190

【2023年1月8日补记】新华社发布了一个长篇纪实,从官方角度对中央疫情政策调整进行了系统梳理,标题是《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我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可以看做2022从封控到放开的“正史”,官方的“岁月史书”。“正史”强调什么,淡化什么,忽略什么,都是春秋笔法。历史是社会科学,不是数据科学,正因为历史书写背后,是写者与被写者的人心。

【2023年1月25日补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12月初骤然开放后的感染高峰,至此完全过去。相比专家的初始预测春节前后出现感染高峰,开放的感染速度显然大幅超出预期。同时,CDC系统统计的死亡人数也大幅低于过去两年半以来各类专家的预测值。至此,新冠纪元的终结,可以盖棺定论了。

【2023年5月5日补记】WHO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